

近日,土博鎮水源村坡路屯的山坡上果香彌漫,首次試種的黃金奈李迎來豐收季。2畝多果園碩果累累,預計產值達6萬元,昔日的撂荒地如今生機盎然,這顆金燦燦的果子正成為土博鎮鄉村振興的“甜蜜新名片”。
走進試種基地,滿眼翠綠的山坡間,一個個拳頭大小的黃金奈李掛滿枝頭,金黃的果皮裹著一層薄薄的果粉,清甜果香沁人心脾,一場“甜蜜風暴”在山間悄然醞釀。
“你看這果子,個頭大、掛果密,全是無公害種植,不打一滴農藥。再過十來天,糖分積累到20%,太陽越曬越甜。”種植戶張兆細指著枝頭的碩果笑著介紹。為守護這份甜蜜,每年五月他都悉心為每顆果子“穿”上兩層“防護衣”——先套塑料隔膜鎖住水分,再裹牛皮紙袋抵御蟲害、風雨,從開花到結果全程精心呵護,只為保障果子的絕佳品質。
這片帶來希望的果林,源于張兆細四年前從貴州引進的樹苗。經過悉心培育,如今果樹已進入盛產期,畝產穩定在3000斤左右,畝產值高達3萬元。試種成功讓張兆細信心滿滿,他已將種植規模擴大至60畝,讓更多撂荒地披上“黃金甲”。
黃金奈李的豐收,標志著土博鎮特色農業發展邁出堅實一步。鎮政府正積極邀請農技專家深入田間,為果農提供精準技術指導,為豐產增收筑牢技術根基。
近年來,土博鎮錨定鄉村振興目標,沿著“產業富民”主線深耕細作。依托本地獨特的自然條件,成功培育出脆蜜金桔、蜂糖李、藍莓等特色果品,通過優化品種、強化技能培訓,讓昔日“土疙瘩”結出振興“金果子”,既鼓了農民腰包,更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記者:梁旎旎 通訊員:劉玨璇
近日,土博鎮水源村坡路屯的山坡上果香彌漫,首次試種的黃金奈李迎來豐收季。2畝多果園碩果累累,預計產值達6萬元,昔日的撂荒地如今生機盎然,這顆金燦燦的果子正成為土博鎮鄉村振興的“甜蜜新名片”。
走進試種基地,滿眼翠綠的山坡間,一個個拳頭大小的黃金奈李掛滿枝頭,金黃的果皮裹著一層薄薄的果粉,清甜果香沁人心脾,一場“甜蜜風暴”在山間悄然醞釀。
“你看這果子,個頭大、掛果密,全是無公害種植,不打一滴農藥。再過十來天,糖分積累到20%,太陽越曬越甜。”種植戶張兆細指著枝頭的碩果笑著介紹。為守護這份甜蜜,每年五月他都悉心為每顆果子“穿”上兩層“防護衣”——先套塑料隔膜鎖住水分,再裹牛皮紙袋抵御蟲害、風雨,從開花到結果全程精心呵護,只為保障果子的絕佳品質。
這片帶來希望的果林,源于張兆細四年前從貴州引進的樹苗。經過悉心培育,如今果樹已進入盛產期,畝產穩定在3000斤左右,畝產值高達3萬元。試種成功讓張兆細信心滿滿,他已將種植規模擴大至60畝,讓更多撂荒地披上“黃金甲”。
黃金奈李的豐收,標志著土博鎮特色農業發展邁出堅實一步。鎮政府正積極邀請農技專家深入田間,為果農提供精準技術指導,為豐產增收筑牢技術根基。
近年來,土博鎮錨定鄉村振興目標,沿著“產業富民”主線深耕細作。依托本地獨特的自然條件,成功培育出脆蜜金桔、蜂糖李、藍莓等特色果品,通過優化品種、強化技能培訓,讓昔日“土疙瘩”結出振興“金果子”,既鼓了農民腰包,更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記者:梁旎旎 通訊員:劉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