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柳州市柳江區紀律檢查委2020年部門預算及“三公”經費預算公開說明
目錄
第一部分:部門概況
一、主要職責
二、機構設置、編制現狀、人員構成情況
三、年度主要工作任務等
第二部分:部門預算公開表
第三部分:部門預算及“三公”經費預算報表說明
一、2020年收支總體情況的說明
(一)收入預算說明
(二)支出預算說明
二、財政撥款支出預算情況
三、“三公”經費支出預算表的說明
四、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說明
(一)部門運行經費情況
(二)政府采購情況
(三)政府購買服務情況
(四)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
(五)預算績效信息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部門概況(包括主管部門及所屬二層單位)
一、單位職責
中國共產黨柳州市柳江區紀律檢查委員會、柳江區監察局合署辦公,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簡稱柳江區紀委監委,接受區委、區人民政府和上級紀檢監察機關的雙重領導。主要職責:
1.主管全區黨的紀律檢查和行政監察工作。負責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及上級紀檢監察機關的有關指示、決定,協助區委、區人民政府抓好和組織協調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檢查監督柳江區、鄉鎮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企事業單位中黨政機關任命的領導干部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法律、法規、法令的情況。
2.組織實施對所轄黨員、監察對象違反黨紀政紀案件處理和不服上級黨委及行政機關處分決定的申訴,以及法律法規決定的其他應受理的申訴工作,保護黨員、監察對象的正當權利和合法權益。
3.負責抓好行政效能投訴、受理行政效能案件,開展執法監察和專項治理工作,協助有關部門抓好糾風工作。
4.組織實施對全區黨員、監察對象開展廉政勤政和遵守紀律的教育,組織和指導全區紀檢監察干部的培訓工作。
5.負責對紀檢監察工作理論及有關問題進行調查研究,草擬有關政策規定及制文。
6.承辦區委、區人民政府和上級紀檢監察機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機構設置、編制現狀、人員構成情況
中國共產黨柳州市柳江區紀律檢查委員會、柳州市柳江區監察委員會內設十個職能工作室和十一個派駐紀檢組,分別為:辦公室、第一紀檢監察室、第二紀檢監察室、第三紀檢監察室、第四紀檢監察室、案件審理室、信訪室、黨風政風監督室、對外宣教室、案件監督管理室、派駐區委辦公室紀檢監察組、派駐區人大常委會機關紀檢監察組、派駐區人民政府辦公室紀檢監察組、派駐區政協機關紀檢監察組、派駐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紀檢監察組、派駐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紀檢監察組、派駐區交通運輸局紀檢監察組、派駐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紀檢監察組、派駐區自然資源局紀檢監察組、派駐區人民法院紀檢監察組、派區直屬機關紀檢監察工委。
柳江區紀委監委機關、派出紀檢組、區委巡察辦及柳州市柳江區反腐倡廉教育中心,編制數為91人,其中行政編制82人,工勤編制4人。年末在職人員74人,其中行政編制69人,工勤編制3人,事業編制2人;退休人員7人,公益性崗位2人。柳江區巡察辦辦公室核定行政編制11名,年末在職人員11人,采用廉專職相結合的方式配備人員,公益性崗位1人。柳州市柳江區反腐倡廉教育中心為全額財政撥款事業單位,編制5人,年末在職人員2人。
三、年度主要工作任務等
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中央、自治區、柳州市紀委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堅持實事求是,堅持依規依紀依法,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牢牢把握監督基本職責、第一職責,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堅持思想政治引領和忠實履行職責兩手抓、兩促進、相融合,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2020年主要在以方面開展工作:一是部分單位黨組織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還不夠到位,“一崗雙責”落實不到位;二是部分領域廉潔風險點較多,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較為突出,糾正“四風”工作仍然任重道遠;三是黨風廉政宣傳教育形式在針對性、實效性和創新性上仍需進一步加強。2020年,我們將繼續在市紀委監委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繼續壓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推動主體責任落實落細,做深做實做細日常監督工作。
(一)進一步強化政治監督,壓實“兩個責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繼續完善和用好“兩個責任”電子監管平臺,以黨委(黨組)班子主體責任、黨委(黨組)班子成員個人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三個清單為依據,對黨委(黨組)和紀委全面從嚴治黨履責情況進行“痕跡化”管理,實現責任分解精準化、工作落實具體化、監督檢查客觀化、責任追究鏈條化。通過督查督辦、檢查考核、述責述廉、工作約談、簽字背書等方法,督促各級黨組織負責人切實把主體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著力解決巡察中發現在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三大方面存在責任虛化、空轉問題,把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落實到位。
(二)持續正風肅紀,鞏固深化作風建設成果。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肅查處變相發放津補貼、公款吃喝拆分報銷、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吃請、借公務之機繞道旅游、分批次分時段操辦婚喪事宜、私車公養、“一桌餐”等問題。對不收手、不知止、頂風違紀的,一律從嚴查處,一律點名道姓通報曝光,釋放越往后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堅持對干部作風整治抓細、抓常、抓長,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嚴肅查處影響和破壞柳江經濟發展環境的人和事,確保區委、區政府各項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到位,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作風保障。
(三)進一步加大審查調查力度。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重點查處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全面減少存量,重點遏制增量。
(四)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和中央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嚴格落實各項工作機制,加大對貪污侵占、優親厚友、吃拿卡要等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和群眾身邊的微腐敗問題的查處力度,以及嚴肅問責一批涉黑涉惡的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堅決查處一批充當“村霸”、黑惡勢力“保護傘”問題,以嚴明紀律確保兩個專項斗爭打出聲勢、收到成效,為2020年我區貧困群眾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
(五)堅持政治引領、問題導向,推動巡察工作向縱深發展。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巡視巡察思想,突出政治巡察定位,把“兩個維護”作為巡察工作根本政治任務。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巡察工作“五個持續”的重要要求,高質量推進巡察全覆蓋,重點檢查黨章執行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情況,檢查踐行“兩個維護”、“四個意識”、加強黨的領導、推進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情況,認真查找“四風”表現,著力發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靈活運用巡察方式,采取常規巡察、機動巡察、專項巡察相結合方法,完成對村(社區)和扶貧領域專責部門巡察全覆蓋。扎實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狠抓整改落實,強化整改問責,用好用足巡察成果。
第二部分:部門預算公開表
表1:部門預算收支預算總表
表2:收入預算總表
表3:支出預算總表
表4:財政撥款收支總表
表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表
表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明細表(分部門經濟分類科目)
表7: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
表8:政府性基金撥款支出預算表
表9: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撥款支出預算表
表10:“三公”經費支出預算表
表11:政府采購預算表
表12:政府購買服務預算表
(詳見附表)
第三部分:部門預算及“三公”經費預算報表說明
一、2020年收支總體情況的說明
(一)收入預算說明
2020年收入總預算1747.0742萬元,同比增220.2342萬元,同比增長14.42%。其中:
1、一般公共預算撥款1747.0742萬元,同比增220.2342萬元,同比增長14.42%。
2、政府性基金撥款0萬元,同比增(減)0萬元,同比增長(下降)0%。
(二)支出預算說明
2020年支出總預算1747.0742萬元,同比增220.2342萬元,同比增長14.42%。其中:
1、按支出功能分類科目劃分,共分為5類,其中:
(1)一般公共服務類科目支出預算1431.7076萬元,占支出總預算81.95%,同比增159.8076萬元,同比增長12.56%;
(2)公共安全類科目支出預算0.0萬元, 占支出總預算0.0%,同比增(減)0.0萬元,同比增長(下降)0.0%;
(3)社會保障和就業類科目支出預算176.8766萬元, 占支出總預算10.24%,同比增45.0666萬元,同比增長34.19%;
(4)衛生健康支出類科目支出預算53.2787萬元, 占支出總預算3.05%,同比增6.0287萬元,同比增長12.73%;
(5)住房保障支出類科目支出預算85.2113萬元, 占支出總預算4.88%,同比增9.4513萬元,同比增長12.48%;
2、按支出結構分類劃分,分為基本支出預算和項目支出預算
(1)基本支出預算
基本支出1328.2392萬元,占支出總預算76.03%,同比增230.1992萬元,同比增長20.96%。其中:
工資福利支出預算1117.1573萬元,占基本支出預算84.11%,同比增198.5073萬元,同比增長21.61%;
商品和服務支出預算203.3599萬元,占基本支出預算15.31%,同比增30.7699萬元,同比增長17.83%;
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預算7.722萬元,占基本支出預算0.58%,同比增0.922萬元,同比增長13.56%;
(2)項目支出預算
項目支出418.835萬元,占支出總預算23.97%,同比減少9.965萬元,同比下降2.32%。其中:
商品和服務支出預算371.86萬元,占項目支出預算88.78%;
資本性支出預算46.975萬元,占項目支出預算11.22%;
二、財政撥款支出預算情況
2020年財政撥款支出1747.0742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47.0742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0.0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0.0萬元。具體支出預算如下:
1、一般公共服務類科目支出預算1431.7076萬元;
2、公共安全類科目支出預算0萬元;
3、社會保障和就業類科目支出預算176.8766萬元;
4、衛生健康支出類科目支出預算53.2787萬元;
5、住房保障支出類科目支出預算85.2113萬元。
三、“三公”經費支出預算表的說明
(一)2020年部門預算全口徑安排的“三公”經費預算情況
2020年部門預算共安排“三公”經費支出預算17.25萬元(全口徑),其中:因公出國(境)經費支出預算0.0萬元,公務接待費支出預算4.25萬元,公務用車購置費0.0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預算13萬元。
(二)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資金安排的“三公”經費預算情況
2020年部門預算中一般公共預算安排“三公”經費支出預算共計17.25萬元,同比減少3.92萬元,同比下降18.52%。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0.0萬元,同比增(減)0.0萬元,同比增長(下降)0.0%,原因是沒有此項開支;
2、公務接待費4.25萬元,同比減少1.92萬元,同比下降31.12%,原因是嚴格執行公務接待管理,減少不必要的公務接待;
3、公務用車購置費及運行費13萬元,同比減少2萬元,同比下降13.33%,其中:
(1)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13萬元,同比減少2萬元,同比下降13.33%,原因是嚴格公車管理,更新了兩臺車輛;
(2)公務用車購置費0.0萬元,同比增(減)0.0萬元,同比增長(下降)0.0%,原因是2018年已購置新車。
四、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說明
(一)部門運行經費情況
2020年本部門機關及所屬二層單位的運行經費預算共115.19萬元,同比增25.37萬元,同比增長28.25%。主要包括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郵電費、郵電費、差旅費、維修(護)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及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
(二)政府采購情況
2020年本部門機關及所屬二層單位的政府采購預算共46.975萬元,同比增25.575萬元,同比增長119.51%。其中:貨物類政府采購預算46.975萬元,工程類政府采購預算0.0萬元,服務類政府采購預算0.0萬元。
(三)政府購買服務情況
2020年本部門機關及所屬二層單位的政府購買預算共0.0萬元,同比增(減)0.0萬元,同比增長(下降)0.0%。
(四)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
目前,本部門機關及所屬二層單位共有在編公務用車4輛,其他辦公設備共253臺(套)。
(五)預算績效信息情況說明
本部門機關及所屬二層單位2020年度預算績效目標如下(最終以區財政批復為準):無
第四部分:名詞解釋
一、一般公共預算:一般公共預算是對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的收支預算。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是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一定期限內向特定對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專項用于特定公共事業發展的收支預算。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對國有資本收益做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預算。
四、財政撥款收入:指財政部門當年撥付的資金。
五、非稅收入:指除稅收以外,由各級政府、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依法利用政府權力、政府信譽、國家資源、國有資產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務、準公共服務取得并用于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或準公共需要的財政資金。主要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專項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捐贈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其他收入
六、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所取得的收入。
七、經營收入: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八、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九、上年結轉和結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結轉到本年按有關規定繼續使用的資金。
十、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十一、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十二、經營支出: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發生的支出。
十三、“三公”經費:指各部門用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十四、運行經費:為保障單位運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十五、支出類常用科目的說明
1.一般公共服務 反映政府提供一般公共服務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大事務、政協事務、政府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發展與改革事務、統計信息事務、財政事務、稅收事務、審計事務、海關事務、人力資源事務、紀檢監察事務、商貿事務、知識產權事務、民族事務、宗教事務、港澳臺僑事務、市場監督管理事務等。
2.國防 反映政府用于國防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現役部隊、國防動員等。
3.公共安全 反映政府維護社會公共安全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武裝警察部隊、公安、國家安全、檢察、法院、司法、監獄、強制隔離戒毒、國家保密等。
4.教育 反映政府教育支出情況。主要包括:教育管理事務、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廣播電視教育、留學教育、特殊教育、進修及培訓、教育費附加安排的支出等。
5.科學技術 反映用于科學技術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科學技術管理事務、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研究與開發、科技條件與服務、社會科學、科學技術普及、科技交流與合作等。
6.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 反映政府在文化、旅游、文物、體育、廣播影視、電影、新聞出版等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文化和旅游、文物、體育、新聞出版電影等。
7.社會保障和就業 反映政府在社會保障與就業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管理事務、民政管理事務、補充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企業改革補助、就業補助、撫恤、退役安置、社會福利、殘疾人事業、自然災害生活救助、紅十字事業、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特困人員供養等。
8.衛生健康 反映政府衛生健康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衛生健康管理事務、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中醫藥、計劃生育事務等。
9.節能環保 反映政府環境保護支出。主要包括:環境保護管理事務、環境監測與監察、污染防治、自然生態保護、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風沙荒漠治理、退牧還草、已墾草原退耕還草等。
10.城鄉社區 反映政府城鄉社區事務支出。主要包括:城鄉社區管理事務、城鄉社區規劃與管理、城鄉社區公共設施、城鄉社區環境衛生、建設市場管理與監督、政府住房基金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等。
11.農林水 反映政府農林水事務支出。主要包括:農業、林業和草原、水利、南水北調、扶貧、農業綜合開發等。
12.交通運輸 反映政府交通運輸和郵政業方面的支出。包括公路水路運輸支出、鐵路運輸支出、民用航空運輸支出和郵政業支出等。
13.資源工信勘探信息等 反映用于資源勘探、制造業、建筑業、工業信息等方面支出。具體包括:資源勘探業開發、制造業、建筑業、工業和信息產業監管、國有資產監管、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和管理支出等。
14.商業服務業等 反映商業服務業等事務的支出。具體包括:商業流通事務、旅游業管理與服務支出、涉外發展事務支出等。
15.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 反映政府用于自然資源、海洋、測繪、地震、氣象等公益服務事業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自然資源事務、海洋管理事務、測繪事務等。
16.住房保障 反映政府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住房改革支出、城鄉社區住宅支出等。
17.糧油物資儲備 反映政府用于糧油物資儲備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糧油事務、物資事務、能源儲備、糧油儲備等。
18.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 反映用于自然災害防治、安全生產監管及應急管理等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應急管理事務、消防食物、地震事務支出等。
中國共產黨柳州市柳江區紀律檢查委2020年部門預算及“三公”經費預算公開說明
目錄
第一部分:部門概況
一、主要職責
二、機構設置、編制現狀、人員構成情況
三、年度主要工作任務等
第二部分:部門預算公開表
第三部分:部門預算及“三公”經費預算報表說明
一、2020年收支總體情況的說明
(一)收入預算說明
(二)支出預算說明
二、財政撥款支出預算情況
三、“三公”經費支出預算表的說明
四、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說明
(一)部門運行經費情況
(二)政府采購情況
(三)政府購買服務情況
(四)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
(五)預算績效信息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部門概況(包括主管部門及所屬二層單位)
一、單位職責
中國共產黨柳州市柳江區紀律檢查委員會、柳江區監察局合署辦公,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簡稱柳江區紀委監委,接受區委、區人民政府和上級紀檢監察機關的雙重領導。主要職責:
1.主管全區黨的紀律檢查和行政監察工作。負責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及上級紀檢監察機關的有關指示、決定,協助區委、區人民政府抓好和組織協調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檢查監督柳江區、鄉鎮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企事業單位中黨政機關任命的領導干部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法律、法規、法令的情況。
2.組織實施對所轄黨員、監察對象違反黨紀政紀案件處理和不服上級黨委及行政機關處分決定的申訴,以及法律法規決定的其他應受理的申訴工作,保護黨員、監察對象的正當權利和合法權益。
3.負責抓好行政效能投訴、受理行政效能案件,開展執法監察和專項治理工作,協助有關部門抓好糾風工作。
4.組織實施對全區黨員、監察對象開展廉政勤政和遵守紀律的教育,組織和指導全區紀檢監察干部的培訓工作。
5.負責對紀檢監察工作理論及有關問題進行調查研究,草擬有關政策規定及制文。
6.承辦區委、區人民政府和上級紀檢監察機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機構設置、編制現狀、人員構成情況
中國共產黨柳州市柳江區紀律檢查委員會、柳州市柳江區監察委員會內設十個職能工作室和十一個派駐紀檢組,分別為:辦公室、第一紀檢監察室、第二紀檢監察室、第三紀檢監察室、第四紀檢監察室、案件審理室、信訪室、黨風政風監督室、對外宣教室、案件監督管理室、派駐區委辦公室紀檢監察組、派駐區人大常委會機關紀檢監察組、派駐區人民政府辦公室紀檢監察組、派駐區政協機關紀檢監察組、派駐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紀檢監察組、派駐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紀檢監察組、派駐區交通運輸局紀檢監察組、派駐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紀檢監察組、派駐區自然資源局紀檢監察組、派駐區人民法院紀檢監察組、派區直屬機關紀檢監察工委。
柳江區紀委監委機關、派出紀檢組、區委巡察辦及柳州市柳江區反腐倡廉教育中心,編制數為91人,其中行政編制82人,工勤編制4人。年末在職人員74人,其中行政編制69人,工勤編制3人,事業編制2人;退休人員7人,公益性崗位2人。柳江區巡察辦辦公室核定行政編制11名,年末在職人員11人,采用廉專職相結合的方式配備人員,公益性崗位1人。柳州市柳江區反腐倡廉教育中心為全額財政撥款事業單位,編制5人,年末在職人員2人。
三、年度主要工作任務等
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中央、自治區、柳州市紀委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堅持實事求是,堅持依規依紀依法,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牢牢把握監督基本職責、第一職責,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堅持思想政治引領和忠實履行職責兩手抓、兩促進、相融合,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2020年主要在以方面開展工作:一是部分單位黨組織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還不夠到位,“一崗雙責”落實不到位;二是部分領域廉潔風險點較多,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較為突出,糾正“四風”工作仍然任重道遠;三是黨風廉政宣傳教育形式在針對性、實效性和創新性上仍需進一步加強。2020年,我們將繼續在市紀委監委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繼續壓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推動主體責任落實落細,做深做實做細日常監督工作。
(一)進一步強化政治監督,壓實“兩個責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繼續完善和用好“兩個責任”電子監管平臺,以黨委(黨組)班子主體責任、黨委(黨組)班子成員個人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三個清單為依據,對黨委(黨組)和紀委全面從嚴治黨履責情況進行“痕跡化”管理,實現責任分解精準化、工作落實具體化、監督檢查客觀化、責任追究鏈條化。通過督查督辦、檢查考核、述責述廉、工作約談、簽字背書等方法,督促各級黨組織負責人切實把主體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著力解決巡察中發現在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三大方面存在責任虛化、空轉問題,把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落實到位。
(二)持續正風肅紀,鞏固深化作風建設成果。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肅查處變相發放津補貼、公款吃喝拆分報銷、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吃請、借公務之機繞道旅游、分批次分時段操辦婚喪事宜、私車公養、“一桌餐”等問題。對不收手、不知止、頂風違紀的,一律從嚴查處,一律點名道姓通報曝光,釋放越往后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堅持對干部作風整治抓細、抓常、抓長,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嚴肅查處影響和破壞柳江經濟發展環境的人和事,確保區委、區政府各項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到位,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作風保障。
(三)進一步加大審查調查力度。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重點查處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全面減少存量,重點遏制增量。
(四)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和中央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嚴格落實各項工作機制,加大對貪污侵占、優親厚友、吃拿卡要等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和群眾身邊的微腐敗問題的查處力度,以及嚴肅問責一批涉黑涉惡的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堅決查處一批充當“村霸”、黑惡勢力“保護傘”問題,以嚴明紀律確保兩個專項斗爭打出聲勢、收到成效,為2020年我區貧困群眾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
(五)堅持政治引領、問題導向,推動巡察工作向縱深發展。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巡視巡察思想,突出政治巡察定位,把“兩個維護”作為巡察工作根本政治任務。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巡察工作“五個持續”的重要要求,高質量推進巡察全覆蓋,重點檢查黨章執行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情況,檢查踐行“兩個維護”、“四個意識”、加強黨的領導、推進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情況,認真查找“四風”表現,著力發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靈活運用巡察方式,采取常規巡察、機動巡察、專項巡察相結合方法,完成對村(社區)和扶貧領域專責部門巡察全覆蓋。扎實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狠抓整改落實,強化整改問責,用好用足巡察成果。
第二部分:部門預算公開表
表1:部門預算收支預算總表
表2:收入預算總表
表3:支出預算總表
表4:財政撥款收支總表
表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表
表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明細表(分部門經濟分類科目)
表7: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
表8:政府性基金撥款支出預算表
表9: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撥款支出預算表
表10:“三公”經費支出預算表
表11:政府采購預算表
表12:政府購買服務預算表
(詳見附表)
第三部分:部門預算及“三公”經費預算報表說明
一、2020年收支總體情況的說明
(一)收入預算說明
2020年收入總預算1747.0742萬元,同比增220.2342萬元,同比增長14.42%。其中:
1、一般公共預算撥款1747.0742萬元,同比增220.2342萬元,同比增長14.42%。
2、政府性基金撥款0萬元,同比增(減)0萬元,同比增長(下降)0%。
(二)支出預算說明
2020年支出總預算1747.0742萬元,同比增220.2342萬元,同比增長14.42%。其中:
1、按支出功能分類科目劃分,共分為5類,其中:
(1)一般公共服務類科目支出預算1431.7076萬元,占支出總預算81.95%,同比增159.8076萬元,同比增長12.56%;
(2)公共安全類科目支出預算0.0萬元, 占支出總預算0.0%,同比增(減)0.0萬元,同比增長(下降)0.0%;
(3)社會保障和就業類科目支出預算176.8766萬元, 占支出總預算10.24%,同比增45.0666萬元,同比增長34.19%;
(4)衛生健康支出類科目支出預算53.2787萬元, 占支出總預算3.05%,同比增6.0287萬元,同比增長12.73%;
(5)住房保障支出類科目支出預算85.2113萬元, 占支出總預算4.88%,同比增9.4513萬元,同比增長12.48%;
2、按支出結構分類劃分,分為基本支出預算和項目支出預算
(1)基本支出預算
基本支出1328.2392萬元,占支出總預算76.03%,同比增230.1992萬元,同比增長20.96%。其中:
工資福利支出預算1117.1573萬元,占基本支出預算84.11%,同比增198.5073萬元,同比增長21.61%;
商品和服務支出預算203.3599萬元,占基本支出預算15.31%,同比增30.7699萬元,同比增長17.83%;
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預算7.722萬元,占基本支出預算0.58%,同比增0.922萬元,同比增長13.56%;
(2)項目支出預算
項目支出418.835萬元,占支出總預算23.97%,同比減少9.965萬元,同比下降2.32%。其中:
商品和服務支出預算371.86萬元,占項目支出預算88.78%;
資本性支出預算46.975萬元,占項目支出預算11.22%;
二、財政撥款支出預算情況
2020年財政撥款支出1747.0742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47.0742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0.0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0.0萬元。具體支出預算如下:
1、一般公共服務類科目支出預算1431.7076萬元;
2、公共安全類科目支出預算0萬元;
3、社會保障和就業類科目支出預算176.8766萬元;
4、衛生健康支出類科目支出預算53.2787萬元;
5、住房保障支出類科目支出預算85.2113萬元。
三、“三公”經費支出預算表的說明
(一)2020年部門預算全口徑安排的“三公”經費預算情況
2020年部門預算共安排“三公”經費支出預算17.25萬元(全口徑),其中:因公出國(境)經費支出預算0.0萬元,公務接待費支出預算4.25萬元,公務用車購置費0.0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預算13萬元。
(二)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資金安排的“三公”經費預算情況
2020年部門預算中一般公共預算安排“三公”經費支出預算共計17.25萬元,同比減少3.92萬元,同比下降18.52%。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0.0萬元,同比增(減)0.0萬元,同比增長(下降)0.0%,原因是沒有此項開支;
2、公務接待費4.25萬元,同比減少1.92萬元,同比下降31.12%,原因是嚴格執行公務接待管理,減少不必要的公務接待;
3、公務用車購置費及運行費13萬元,同比減少2萬元,同比下降13.33%,其中:
(1)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13萬元,同比減少2萬元,同比下降13.33%,原因是嚴格公車管理,更新了兩臺車輛;
(2)公務用車購置費0.0萬元,同比增(減)0.0萬元,同比增長(下降)0.0%,原因是2018年已購置新車。
四、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說明
(一)部門運行經費情況
2020年本部門機關及所屬二層單位的運行經費預算共115.19萬元,同比增25.37萬元,同比增長28.25%。主要包括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郵電費、郵電費、差旅費、維修(護)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及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
(二)政府采購情況
2020年本部門機關及所屬二層單位的政府采購預算共46.975萬元,同比增25.575萬元,同比增長119.51%。其中:貨物類政府采購預算46.975萬元,工程類政府采購預算0.0萬元,服務類政府采購預算0.0萬元。
(三)政府購買服務情況
2020年本部門機關及所屬二層單位的政府購買預算共0.0萬元,同比增(減)0.0萬元,同比增長(下降)0.0%。
(四)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
目前,本部門機關及所屬二層單位共有在編公務用車4輛,其他辦公設備共253臺(套)。
(五)預算績效信息情況說明
本部門機關及所屬二層單位2020年度預算績效目標如下(最終以區財政批復為準):無
第四部分:名詞解釋
一、一般公共預算:一般公共預算是對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的收支預算。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是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一定期限內向特定對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專項用于特定公共事業發展的收支預算。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對國有資本收益做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預算。
四、財政撥款收入:指財政部門當年撥付的資金。
五、非稅收入:指除稅收以外,由各級政府、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依法利用政府權力、政府信譽、國家資源、國有資產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務、準公共服務取得并用于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或準公共需要的財政資金。主要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專項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捐贈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其他收入
六、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所取得的收入。
七、經營收入: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八、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九、上年結轉和結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結轉到本年按有關規定繼續使用的資金。
十、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十一、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十二、經營支出: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發生的支出。
十三、“三公”經費:指各部門用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十四、運行經費:為保障單位運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十五、支出類常用科目的說明
1.一般公共服務 反映政府提供一般公共服務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大事務、政協事務、政府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發展與改革事務、統計信息事務、財政事務、稅收事務、審計事務、海關事務、人力資源事務、紀檢監察事務、商貿事務、知識產權事務、民族事務、宗教事務、港澳臺僑事務、市場監督管理事務等。
2.國防 反映政府用于國防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現役部隊、國防動員等。
3.公共安全 反映政府維護社會公共安全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武裝警察部隊、公安、國家安全、檢察、法院、司法、監獄、強制隔離戒毒、國家保密等。
4.教育 反映政府教育支出情況。主要包括:教育管理事務、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廣播電視教育、留學教育、特殊教育、進修及培訓、教育費附加安排的支出等。
5.科學技術 反映用于科學技術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科學技術管理事務、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研究與開發、科技條件與服務、社會科學、科學技術普及、科技交流與合作等。
6.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 反映政府在文化、旅游、文物、體育、廣播影視、電影、新聞出版等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文化和旅游、文物、體育、新聞出版電影等。
7.社會保障和就業 反映政府在社會保障與就業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管理事務、民政管理事務、補充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企業改革補助、就業補助、撫恤、退役安置、社會福利、殘疾人事業、自然災害生活救助、紅十字事業、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特困人員供養等。
8.衛生健康 反映政府衛生健康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衛生健康管理事務、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中醫藥、計劃生育事務等。
9.節能環保 反映政府環境保護支出。主要包括:環境保護管理事務、環境監測與監察、污染防治、自然生態保護、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風沙荒漠治理、退牧還草、已墾草原退耕還草等。
10.城鄉社區 反映政府城鄉社區事務支出。主要包括:城鄉社區管理事務、城鄉社區規劃與管理、城鄉社區公共設施、城鄉社區環境衛生、建設市場管理與監督、政府住房基金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等。
11.農林水 反映政府農林水事務支出。主要包括:農業、林業和草原、水利、南水北調、扶貧、農業綜合開發等。
12.交通運輸 反映政府交通運輸和郵政業方面的支出。包括公路水路運輸支出、鐵路運輸支出、民用航空運輸支出和郵政業支出等。
13.資源工信勘探信息等 反映用于資源勘探、制造業、建筑業、工業信息等方面支出。具體包括:資源勘探業開發、制造業、建筑業、工業和信息產業監管、國有資產監管、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和管理支出等。
14.商業服務業等 反映商業服務業等事務的支出。具體包括:商業流通事務、旅游業管理與服務支出、涉外發展事務支出等。
15.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 反映政府用于自然資源、海洋、測繪、地震、氣象等公益服務事業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自然資源事務、海洋管理事務、測繪事務等。
16.住房保障 反映政府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住房改革支出、城鄉社區住宅支出等。
17.糧油物資儲備 反映政府用于糧油物資儲備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糧油事務、物資事務、能源儲備、糧油儲備等。
18.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 反映用于自然災害防治、安全生產監管及應急管理等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應急管理事務、消防食物、地震事務支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