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鎮人民政府(管委會),區直各辦、局,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落實2023年柳江區《政府工作報告》的工作部署,做好今年工作,實現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現就2023年柳江區《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重點工作,提出分工意見如下。
一、2023年主要工作
(一)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1.?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區發展改革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6%以上,(區財政局、區稅務局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以上,(區發展改革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以上,(區商務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與經濟發展基本同步。(區發展改革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農業農村局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二)凝心聚力抓產業強實體,乘勢而上推動工業轉型升級
2.?做優存量夯實基礎。加大對科技型企業培育力度,不斷增強科技創新支撐工業高質量發展能力。引導企業融入上游汽車整車產業鏈發展戰略,重點做好新能源配套產品的研發,以科技創新、產品創新提升市場供應份額。(區科技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重點推進康明斯智能化工廠建設及研發能力提升等一批技改項目,引導企業通過技改等方式提效增產。推動重汽運力汽車關鍵技術研究產業化、北部灣動力公司燃氣發動機組等4個項目列入“雙百雙新”項目;(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家,完成成果轉化7個,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50家;(區科技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家。(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3.?擴大增量增強動能。堅持項目為王的理念,重點抓好已簽約項目跟蹤服務,智能家電產業重點引入電路板、空調壓縮機電機等零部件項目,推動柳松智能生活家電、橋廈科技生產基地擴建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區投資促進中心、區開發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加快高密度PCB電子產業園、壓縮機等一批續建項目建設,全力推進慶達智能電機、錦江火浪、愛芒果等重大項目建成投產,構建智能家電全產業鏈力爭推動智能家電產業納入自治區重點發展產業序列,全年產值增長25%以上。(區開發區管委會、區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加快大健康產業園開發建設,推動花紅藥業整體搬遷項目(一期)建成投產;力爭完成天天樂整體搬遷項目(一期)廠房主體建設。(區開發區管委會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全力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做優,鼓勵企業對接資本市場,積極助力一批經濟效益好、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上規上市”。力爭新增上規入統企業26家、億元企業7家以上。(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4.?做好變量要素保障。力爭實現橫七路、橫二路和都樂大道(二期)等4條道路建成通車。持續完善園區給排水、管道燃氣等基礎設施;(區開發區管委會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謀劃實施一家二甲以上綜合醫院、鄰里中心等項目前期工作,不斷完善園區配套設施建設。(區開發區管委會、區衛生健康局、新城管委會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全面盤點梳理園區閑置土地和廠房,通過協商租賃、收儲再分配等方式進行有效盤活,為工業發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區開發區管委會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計劃完成柳石路東片區、四方片區、四方塘南面、都樂片區土方平整1900畝以上,力爭供地1000畝以上。(區開發區管委會、區自然資源局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推進津晶三期、恒豐創業園、都樂和柳石路東片區標準廠房建設。(區開發區管委會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三)凝心聚力優服務添動力,乘勢而上加快重大項目建設
5.?以改革開放增強內生動力。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粵桂滇黔高鐵經濟帶,持續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規范提升集體“三資”管理水平,推進宅基地改革試點,將閑置農房納入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區農業農村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深入推進國有企業體制改革,實現國有企業科學化管理、資本化運作、實體化發展、市場化經營。(區財政局(國資中心)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深入實施工程建設項目“雙即”審批新模式;大幅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能力,加快推進“一件事、一鏈辦”“一證多址”改革。全面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打造政務服務標桿大廳。(區行政審批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6.?以精準招商引進優質項目。持續推動產業鏈招商,面向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重點地區招商,構建“鏈主拉動、配套跟進、集群發展”的產業梯隊;(區投資促進中心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組織開展線下銀企、ToB沙龍,利用大龍網B2B平臺,構建境內外供需信息互聯互通體系;(區財政局(金融辦)、區投資促進中心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圍繞智能家電、食品及木材加工、螺螄粉生產、特色農業等方面全方位招商引資,重點對接“智能妙控鍵盤”、凍干脫水蔬菜生產線、亞信新動能數字創新產業園等一批項目;(區投資促進中心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加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持續推動里高大理石產業園區建設,緊密對接福建等地石材協會及企業精準招商。(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投資促進中心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年內計劃引進企業65家,實現區外境內到位資金68億元。(區投資促進中心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7.?以重大項目拉動有效投資。深入分析國家項目資金投向,堅持在政策中找項目,在項目中爭取資金,主動策劃和做好項目儲備等前期工作,為申報上級項目資金和專項債做好充分準備,切實將政策轉化為發展動能。全力推進59項自治區級和市級重大項目建設,年度計劃投資34億元,推動11個項目開工建設,37個續建項目建設提速,11個項目竣工投產。(區發展改革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穩定和擴大工業投資規模,高效統籌資金、土地等要素資源,大力推進5項“雙百雙新”項目建設,力爭完成工業投資40億元以上,筑牢經濟“壓艙石”。(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四)凝心聚力強特色夯基礎,乘勢而上深入推進鄉村振興
8.?著力培育優勢特色產業。全面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和耕地撂荒;新增高標準農田2萬畝,確保糧食安全。(區農業農村局、區自然資源局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持續推進螺螄粉原材料基地建設,推廣蔬菜基地節水灌溉技術應用,提升傳統蔬菜優勢產區建設,擴大保障性蔬菜基地面積,保障“菜籃子”供給。加快推進現代種業提升工程,打造千畝級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柳江基地。加強果園水肥一體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果園生產能力和產品品質。加快推進綠航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項目建設,推動漁業綠色健康發展;加大中丹種豬產業化示范園等自治區重大項目服務力度,形成良好的生豬產業集群;圍繞蓮藕、香蔥、糖料蔗、螺螄、生豬等特色產業,力爭創建1—2個自治區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區農業農村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大力推進油茶高質量發展,年度新增油茶種植面積0.6萬畝以上。(區自然資源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抓好農業防災減災。(區農業農村局、區鄉村振興局、區水利局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謀劃構建區、鎮冷鏈物流體系。(區商務局、區農業農村局、區供銷社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依托“鄉約·藕遇”鄉村旅游綜合示范帶、“蔥滿幸福”香蔥產業核心示范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區文體廣電旅游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9.?著力推進鄉村設施建設。堅持規劃先行,編制特色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規劃,力爭完成村莊規劃編制15個。(區自然資源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按照“點上集成、面上推廣”的思路,持續深入打造2—3個鄉村振興改革集成試點村,逐步形成連點成線、連線成片、連片成面的發展態勢。(區農業農村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力推進成團、百朋等6個鎮集鎮“五個一”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區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力爭開工建設百朋至穿山二級公路項目,繼續實施鄉村道路“三項工程”建設,爭取新興至里雍公路大中修工程完工,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區交通運輸局、區自然資源局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實施三千河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建設,(區水利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完成工農水庫橋、進德小橋改建工程建設。配合推進梧州—樂業高速公路(魚峰至宜州段)等過境高速公路、鐵路建設。加快推動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開展拉堡至土博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前期工作,大力推廣針對學校、工業園區的定制公交。持續推進城區、鄉鎮、農村客運服務站、便民候車亭建設。(區交通運輸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10.?著力提升農村宜居水平。全面落實針對性幫扶政策措施,做好動態防返貧監測工作,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落實針對性幫扶政策措施,重點落實好教育、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保障。(區鄉村振興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持續鞏固拓展易地搬遷成果,切實保障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區發展改革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培育和引進農業科技人才、技術推廣人才,提升主體經營者生產經營能力。(區農業農村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強化就業培訓服務,推進勞動力穩崗就業。(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深入實施鄉村治理三年提升行動“十百千工程”,持續推行“三治融合”鄉村治理和“三會興屯”鄉村自治模式。(區鄉村振興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創新發展思路,推動集體經濟提質增效,抓實抓細收益分配,讓更多群眾分享集體經濟發展紅利。(區農業農村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穩定外出務工規模,擴大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培育壯大現代農業龍頭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區農業農村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五)凝心聚力拓市場促消費,乘勢而上抓現代服務業發展
11.?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加速發展。力爭培育新增限額(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26家。推進鋼鐵世界項目建設,打造鋼鐵批發加工物流配送一體化綜合園區;加快圓通智創園等一批項目建設;實現京東智能電商運營中心建成運營;(區商務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進一步優化物流園區體系建設,加快打造空鐵現代物流集聚區。(區發展改革局、區商務局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持續優化農村寄遞物流體系,擴大電商、快遞進農村覆蓋面。(區商務局、區供銷社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探索電商發展新模式,爭取桂貿天下在柳江設立結算中心,重點抓好柳州龍工場跨境數字貿易產業園建設;加快打造一批電商平臺項目,構建柳江跨境電商綜合示范園;鼓勵支持企業持續開拓海外市場,引導智能家電產品出口東南亞市場。從規上工業企業深挖貿易資源。加快推進南環綜合市場升級改造工作;(區商務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力爭實現特色農產品初加工處理中心建成運營。(區農業農村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12.?加快生活性服務業創新發展。積極發展“互聯網+電子商務”等數字經濟新型業態,促進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深入挖掘消費潛力,扶持培育直播經濟、生鮮電商、健康養老、休閑經濟等新消費熱點,擴大節假日消費,豐富拓展夜間經濟業態,打造柳江夜市示范一條街;提振消費市場信心,繼續開展專項促消費行動,促進汽車、家居、家電等商品消費以及餐飲、住宿、零售等行業的繁榮。(區商務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千方百計“保交樓”,持續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區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提升螺螄粉品牌效應,力爭規模以上螺螄粉企業產值同比增長20%以上。(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承辦2023年柳州市第六屆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實現成團文旅展示中心、百朋鄉村振興及生態旅游建設(一期)2個文旅項目投入使用;加強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積極創建品牌旅游示范點。力爭創建1個國家4A級景區,旅游總人數增長10%以上。(區文體廣電旅游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六)凝心聚力促宜居提品質,乘勢而上深化城鄉一體發展
13.?致力推動新城拓展提升。拓寬融資渠道,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新城開發建設,全面啟動新城區道路PPP項目一、二期建設,加速實施柳江大道與興柳路的道路改擴建項目,全面打通新城與舊城的連接通道;(新城管委會、區投資集團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生態環境項目(一期)建設;(柳江生態環境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優化新城區公共配套和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新城管委會、區投資集團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推動城投商業大廈、幸福加友智、新柳江汽車站、思賢110KV變電站、柳江電信新城區生產綜合樓、柳江農合行綜合業務樓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新城管委會、區投資集團、區交通運輸局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實現興柳綜合樓、星級酒店、全民健身中心(二期)、鄰里中心等一批項目交付使用。(新城管委會、區投資集團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加強招商引資,力爭引進新城區城市商業綜合體等項目,圍繞電子信息、科技孵化器等領域平臺引進一批企業入駐,推動科技創新集聚發展。(區投資促進中心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強化新城區產業帶動,加快完善商業配套設施,增強新城區人口集聚能力。(新城管委會、區投資集團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14.?致力提級舊城功能品質。扎實推進葛婆廟片區項目;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改造電信局、水利局、郵政集資樓等8個老舊小區;整治樂都路北一巷、北二巷等20條背街小巷。進一步完善水、電、氣、綠化等配套設施,完善城市功能,補齊配套短板。大力推進韌性城市建設,持續推進老城區市政道路和街巷排水管網專項普查和檢測,加強內澇點排查整治;提升城市綜合防災能力。計劃新建燃氣管道6.4公里,覆蓋居民用戶1萬戶以上;(區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新增5G基站90個;完善住宅小區和公共停車場新能源汽車停車位、充換電配套設施,新增新能源汽車充電樁180個,不斷提升市政基礎設施承載力。(區發展改革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開展規范停車、農貿市場等市容環境專項整治,發揮政務服務熱線、數字城管平臺作用,保持清理違法建設“颶風行動”高壓態勢,不斷提升城市綜合治理水平。(區城管執法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15.?致力營造優良生態環境。鞏固提升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成果,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推動“三線一單”試點成果落地見效,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實施臭氧污染、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等專項整治行動,強化工業污染源、城市揚塵、重點區域站點管控;(柳江生態環境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持續完善秸稈收儲利用體系建設,優化環境空氣質量。(區農業農村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開展重點區域土壤環境風險排查,嚴格管控和治理受污染建設用地。加強農村生態環境整治,加快推進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全面推進水污染防治。開展第三批綠色礦山創建工作。(柳江生態環境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強化森林資源管理保護,完成年度森林督查、林長制林草資源網格化管理“四個一”基礎工程試點等工作。加快推進國家儲備林PPP項目落地實施。(區自然資源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推動分布式光伏項目落地,推動廢舊鋰電池資源化綜合利用和報廢汽車拆解再生利用項目開工建設。(區發展改革局、區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深入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力爭新增示范社區4個、小區27個,在9個行政村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區城管執法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七)凝心聚力解民憂紓民困,乘勢而上促進民生事業發展
16.?用心用情保障基本民生。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加強公益性崗位統籌開發。(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健全退役軍人事務組織管理和工作運行體系,重點提升退役軍人信息化管理水平。(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統籌推進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健全和完善托底性社會救助體系,深入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穩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救助水平。(區民政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區婦聯、區殘聯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完善被征地農民信息收集工作機制,保障被征地農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征補中心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進一步推進醫保服務事項下沉至鎮、村(社區),加強基層醫保經辦服務能力建設,鞏固提升“區、鎮、村(社區)”三級醫保經辦服務網絡。開展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治理工作。(區醫保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持續推進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區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17.?盡心竭力促進教育發展。加大教育投入,積極謀劃一批PPP教育基礎設施項目。完善學校信息化基礎設施及實驗室建設,不斷擴大辦學規模、改善學校辦學條件。重點推進穿山中學實驗綜合樓、進德中學擴建項目,拉堡小學教育集團航嶺校區力爭在秋季學期投入使用,增加公辦義務教育學位2100個以上。探索初中集團化辦學,謀劃構建一所集小學初中于一體的一貫制學校,促進優質教育均衡發展。啟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工作。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監管,持續推進“雙減”工作。壓實“雙線四包”責任,抓好控輟保學工作。狠抓師德師風建設;實施中小學骨干教師培養工程;通過引進師資、績效改革等方式,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區教育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18.?同心協力推動文衛事業進步。圍繞“保健康、防重癥”工作目標,全力做好新階段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平穩有序實施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推進重大疾病防治和應急能力建設,計劃投入800萬元建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全面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警和處置能力。啟動中醫醫院整體搬遷項目(二期)建設,推動疾控中心業務用房、(區衛生健康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健康養老綜合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區民政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深化醫聯體、醫共體建設,進一步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大醫療衛生人才引進培養,持續推進“鄉聘村用”,切實穩定隊伍,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水平。完善老年人和嬰幼兒健康服務工作,有序落實三孩政策及配套措施。(區衛生健康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創新鄉鎮養老機構運營管理方式,探索“公建民營+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新模式。(區民政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提高公共文化設施服務水平。(區文體廣電旅游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啟動《柳江區志(2006—2025年)》編纂工作。(區地志辦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創新開展各類文化活動,抓好文藝普及與開發工作,實現“三館一宮”投入使用,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區文體廣電旅游局、區總工會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堅持提升公共體育服務水平,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舉辦柳江第六屆運動會等一批精彩賽事。(區文體廣電旅游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19.?齊心協力建設“平安柳江”。充分發揮“雪亮工程”作用,推進“百姓小天網”建設,全面提升鄉村技防水平。(區委政法委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加強鄉村治安巡邏防范,強化對吸毒人員等特殊人群的管控,推動鄉村平安建設。保持嚴打涉毒違法犯罪高壓態勢,進一步鞏固拓展禁毒成果。(區委政法委(區禁毒辦)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區委政法委(區掃黑辦)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重拳打擊盜竊、電信網絡詐騙等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全力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加快推進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區委政法委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綜治中心調度指揮功能,確保“三二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全面高效運行。(區委政法委(區綜治中心)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著力推進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試點建設。(區市場監管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加快推進基層消防力量建設。(區消防救援大隊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持續加大生態環保、安全生產、消防安全、“兩違”治理、食品藥品等領域違法行為打擊力度。(柳江生態環境局、區應急管理局、區消防救援大隊、區城管執法局、區自然資源局、區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二、強化責任擔當,狠抓任務落實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落實好《政府工作報告》所明確的重點工作事關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事關政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各級各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積極擔當作為,強力攻堅克難,精益求精抓好每一個環節,動真碰硬破解每一道難題,確保各項重點工作不折不扣、全力以赴落實落細。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
全區各有關單位要落實“一把手”負責制,主要領導要率先垂范、擔當盡責,親自研究制定細化實施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做到一般任務具體化、具體任務指標化、指標任務序時化。要對照分工逐項建立工作臺賬,層層分解落實,實行清單管理,確保各項任務有措施、可量化、能落實,研究制定《2023年柳江區〈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分工細化方案》。
(二)加強分工協作,形成工作合力
牽頭單位和配合單位要牢固樹立大局觀,圍繞高效率高質量完成目標任務,加強協同配合,不斷增強合力,確保各項工作高質量推進、高標準完成。牽頭單位要突出主抓主管作用,履行好任務細化、組織實施、協調推進、督促落實、匯總情況的職責;配合單位要按照工作分工,主動履職,積極配合,定期向牽頭單位反饋落實情況,合力完成目標任務。落實分工任務過程中需要增加配合單位的,由牽頭單位商有關單位確定。沒有承擔區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任務的單位,也要按照各自職能開展好各項日常工作。建立問題快速協調處理機制,對于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問題,牽頭單位要及時組織有關單位協調解決,不得推延塞責;對經協調無法解決的要及時向分管區領導報告。要創新抓落實的方式方法,及時總結好的亮點和做法,為推動工作落實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三)加強督促檢查,嚴格績效考評
各有關單位要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做好日常跟蹤,確保工作落實,于2023年6月20日前和2023年12月20日前,分別將上半年及全年工作完成情況以專題報告形式報送區政府(徑送區委區政府督查績效辦)。區委區政府督查績效辦建立督查工作臺賬,對各項重點工作實施全過程跟蹤督查,定期對賬督查,對推進不力、進展遲緩、成效不明顯的開展重點督查,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堅決追責問責。區委區政府督查績效辦要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扎實做好績效考評,確保2023年柳江區《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地見效。
?
??????????????????????????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政府
????????????????????????????2023年4月13日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各鎮人民政府(管委會),區直各辦、局,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落實2023年柳江區《政府工作報告》的工作部署,做好今年工作,實現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現就2023年柳江區《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重點工作,提出分工意見如下。
一、2023年主要工作
(一)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1.?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區發展改革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6%以上,(區財政局、區稅務局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以上,(區發展改革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以上,(區商務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與經濟發展基本同步。(區發展改革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農業農村局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二)凝心聚力抓產業強實體,乘勢而上推動工業轉型升級
2.?做優存量夯實基礎。加大對科技型企業培育力度,不斷增強科技創新支撐工業高質量發展能力。引導企業融入上游汽車整車產業鏈發展戰略,重點做好新能源配套產品的研發,以科技創新、產品創新提升市場供應份額。(區科技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重點推進康明斯智能化工廠建設及研發能力提升等一批技改項目,引導企業通過技改等方式提效增產。推動重汽運力汽車關鍵技術研究產業化、北部灣動力公司燃氣發動機組等4個項目列入“雙百雙新”項目;(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家,完成成果轉化7個,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50家;(區科技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家。(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3.?擴大增量增強動能。堅持項目為王的理念,重點抓好已簽約項目跟蹤服務,智能家電產業重點引入電路板、空調壓縮機電機等零部件項目,推動柳松智能生活家電、橋廈科技生產基地擴建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區投資促進中心、區開發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加快高密度PCB電子產業園、壓縮機等一批續建項目建設,全力推進慶達智能電機、錦江火浪、愛芒果等重大項目建成投產,構建智能家電全產業鏈力爭推動智能家電產業納入自治區重點發展產業序列,全年產值增長25%以上。(區開發區管委會、區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加快大健康產業園開發建設,推動花紅藥業整體搬遷項目(一期)建成投產;力爭完成天天樂整體搬遷項目(一期)廠房主體建設。(區開發區管委會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全力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做優,鼓勵企業對接資本市場,積極助力一批經濟效益好、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上規上市”。力爭新增上規入統企業26家、億元企業7家以上。(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4.?做好變量要素保障。力爭實現橫七路、橫二路和都樂大道(二期)等4條道路建成通車。持續完善園區給排水、管道燃氣等基礎設施;(區開發區管委會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謀劃實施一家二甲以上綜合醫院、鄰里中心等項目前期工作,不斷完善園區配套設施建設。(區開發區管委會、區衛生健康局、新城管委會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全面盤點梳理園區閑置土地和廠房,通過協商租賃、收儲再分配等方式進行有效盤活,為工業發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區開發區管委會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計劃完成柳石路東片區、四方片區、四方塘南面、都樂片區土方平整1900畝以上,力爭供地1000畝以上。(區開發區管委會、區自然資源局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推進津晶三期、恒豐創業園、都樂和柳石路東片區標準廠房建設。(區開發區管委會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三)凝心聚力優服務添動力,乘勢而上加快重大項目建設
5.?以改革開放增強內生動力。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粵桂滇黔高鐵經濟帶,持續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規范提升集體“三資”管理水平,推進宅基地改革試點,將閑置農房納入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區農業農村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深入推進國有企業體制改革,實現國有企業科學化管理、資本化運作、實體化發展、市場化經營。(區財政局(國資中心)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深入實施工程建設項目“雙即”審批新模式;大幅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能力,加快推進“一件事、一鏈辦”“一證多址”改革。全面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打造政務服務標桿大廳。(區行政審批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6.?以精準招商引進優質項目。持續推動產業鏈招商,面向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重點地區招商,構建“鏈主拉動、配套跟進、集群發展”的產業梯隊;(區投資促進中心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組織開展線下銀企、ToB沙龍,利用大龍網B2B平臺,構建境內外供需信息互聯互通體系;(區財政局(金融辦)、區投資促進中心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圍繞智能家電、食品及木材加工、螺螄粉生產、特色農業等方面全方位招商引資,重點對接“智能妙控鍵盤”、凍干脫水蔬菜生產線、亞信新動能數字創新產業園等一批項目;(區投資促進中心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加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持續推動里高大理石產業園區建設,緊密對接福建等地石材協會及企業精準招商。(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投資促進中心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年內計劃引進企業65家,實現區外境內到位資金68億元。(區投資促進中心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7.?以重大項目拉動有效投資。深入分析國家項目資金投向,堅持在政策中找項目,在項目中爭取資金,主動策劃和做好項目儲備等前期工作,為申報上級項目資金和專項債做好充分準備,切實將政策轉化為發展動能。全力推進59項自治區級和市級重大項目建設,年度計劃投資34億元,推動11個項目開工建設,37個續建項目建設提速,11個項目竣工投產。(區發展改革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穩定和擴大工業投資規模,高效統籌資金、土地等要素資源,大力推進5項“雙百雙新”項目建設,力爭完成工業投資40億元以上,筑牢經濟“壓艙石”。(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四)凝心聚力強特色夯基礎,乘勢而上深入推進鄉村振興
8.?著力培育優勢特色產業。全面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和耕地撂荒;新增高標準農田2萬畝,確保糧食安全。(區農業農村局、區自然資源局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持續推進螺螄粉原材料基地建設,推廣蔬菜基地節水灌溉技術應用,提升傳統蔬菜優勢產區建設,擴大保障性蔬菜基地面積,保障“菜籃子”供給。加快推進現代種業提升工程,打造千畝級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柳江基地。加強果園水肥一體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果園生產能力和產品品質。加快推進綠航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項目建設,推動漁業綠色健康發展;加大中丹種豬產業化示范園等自治區重大項目服務力度,形成良好的生豬產業集群;圍繞蓮藕、香蔥、糖料蔗、螺螄、生豬等特色產業,力爭創建1—2個自治區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區農業農村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大力推進油茶高質量發展,年度新增油茶種植面積0.6萬畝以上。(區自然資源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抓好農業防災減災。(區農業農村局、區鄉村振興局、區水利局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謀劃構建區、鎮冷鏈物流體系。(區商務局、區農業農村局、區供銷社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依托“鄉約·藕遇”鄉村旅游綜合示范帶、“蔥滿幸福”香蔥產業核心示范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區文體廣電旅游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9.?著力推進鄉村設施建設。堅持規劃先行,編制特色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規劃,力爭完成村莊規劃編制15個。(區自然資源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按照“點上集成、面上推廣”的思路,持續深入打造2—3個鄉村振興改革集成試點村,逐步形成連點成線、連線成片、連片成面的發展態勢。(區農業農村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力推進成團、百朋等6個鎮集鎮“五個一”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區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力爭開工建設百朋至穿山二級公路項目,繼續實施鄉村道路“三項工程”建設,爭取新興至里雍公路大中修工程完工,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區交通運輸局、區自然資源局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實施三千河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建設,(區水利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完成工農水庫橋、進德小橋改建工程建設。配合推進梧州—樂業高速公路(魚峰至宜州段)等過境高速公路、鐵路建設。加快推動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開展拉堡至土博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前期工作,大力推廣針對學校、工業園區的定制公交。持續推進城區、鄉鎮、農村客運服務站、便民候車亭建設。(區交通運輸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10.?著力提升農村宜居水平。全面落實針對性幫扶政策措施,做好動態防返貧監測工作,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落實針對性幫扶政策措施,重點落實好教育、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保障。(區鄉村振興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持續鞏固拓展易地搬遷成果,切實保障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區發展改革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培育和引進農業科技人才、技術推廣人才,提升主體經營者生產經營能力。(區農業農村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強化就業培訓服務,推進勞動力穩崗就業。(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深入實施鄉村治理三年提升行動“十百千工程”,持續推行“三治融合”鄉村治理和“三會興屯”鄉村自治模式。(區鄉村振興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創新發展思路,推動集體經濟提質增效,抓實抓細收益分配,讓更多群眾分享集體經濟發展紅利。(區農業農村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穩定外出務工規模,擴大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培育壯大現代農業龍頭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區農業農村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五)凝心聚力拓市場促消費,乘勢而上抓現代服務業發展
11.?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加速發展。力爭培育新增限額(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26家。推進鋼鐵世界項目建設,打造鋼鐵批發加工物流配送一體化綜合園區;加快圓通智創園等一批項目建設;實現京東智能電商運營中心建成運營;(區商務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進一步優化物流園區體系建設,加快打造空鐵現代物流集聚區。(區發展改革局、區商務局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持續優化農村寄遞物流體系,擴大電商、快遞進農村覆蓋面。(區商務局、區供銷社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探索電商發展新模式,爭取桂貿天下在柳江設立結算中心,重點抓好柳州龍工場跨境數字貿易產業園建設;加快打造一批電商平臺項目,構建柳江跨境電商綜合示范園;鼓勵支持企業持續開拓海外市場,引導智能家電產品出口東南亞市場。從規上工業企業深挖貿易資源。加快推進南環綜合市場升級改造工作;(區商務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力爭實現特色農產品初加工處理中心建成運營。(區農業農村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12.?加快生活性服務業創新發展。積極發展“互聯網+電子商務”等數字經濟新型業態,促進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深入挖掘消費潛力,扶持培育直播經濟、生鮮電商、健康養老、休閑經濟等新消費熱點,擴大節假日消費,豐富拓展夜間經濟業態,打造柳江夜市示范一條街;提振消費市場信心,繼續開展專項促消費行動,促進汽車、家居、家電等商品消費以及餐飲、住宿、零售等行業的繁榮。(區商務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千方百計“保交樓”,持續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區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提升螺螄粉品牌效應,力爭規模以上螺螄粉企業產值同比增長20%以上。(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承辦2023年柳州市第六屆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實現成團文旅展示中心、百朋鄉村振興及生態旅游建設(一期)2個文旅項目投入使用;加強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積極創建品牌旅游示范點。力爭創建1個國家4A級景區,旅游總人數增長10%以上。(區文體廣電旅游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六)凝心聚力促宜居提品質,乘勢而上深化城鄉一體發展
13.?致力推動新城拓展提升。拓寬融資渠道,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新城開發建設,全面啟動新城區道路PPP項目一、二期建設,加速實施柳江大道與興柳路的道路改擴建項目,全面打通新城與舊城的連接通道;(新城管委會、區投資集團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生態環境項目(一期)建設;(柳江生態環境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優化新城區公共配套和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新城管委會、區投資集團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推動城投商業大廈、幸福加友智、新柳江汽車站、思賢110KV變電站、柳江電信新城區生產綜合樓、柳江農合行綜合業務樓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新城管委會、區投資集團、區交通運輸局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實現興柳綜合樓、星級酒店、全民健身中心(二期)、鄰里中心等一批項目交付使用。(新城管委會、區投資集團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加強招商引資,力爭引進新城區城市商業綜合體等項目,圍繞電子信息、科技孵化器等領域平臺引進一批企業入駐,推動科技創新集聚發展。(區投資促進中心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強化新城區產業帶動,加快完善商業配套設施,增強新城區人口集聚能力。(新城管委會、區投資集團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14.?致力提級舊城功能品質。扎實推進葛婆廟片區項目;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改造電信局、水利局、郵政集資樓等8個老舊小區;整治樂都路北一巷、北二巷等20條背街小巷。進一步完善水、電、氣、綠化等配套設施,完善城市功能,補齊配套短板。大力推進韌性城市建設,持續推進老城區市政道路和街巷排水管網專項普查和檢測,加強內澇點排查整治;提升城市綜合防災能力。計劃新建燃氣管道6.4公里,覆蓋居民用戶1萬戶以上;(區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新增5G基站90個;完善住宅小區和公共停車場新能源汽車停車位、充換電配套設施,新增新能源汽車充電樁180個,不斷提升市政基礎設施承載力。(區發展改革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開展規范停車、農貿市場等市容環境專項整治,發揮政務服務熱線、數字城管平臺作用,保持清理違法建設“颶風行動”高壓態勢,不斷提升城市綜合治理水平。(區城管執法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15.?致力營造優良生態環境。鞏固提升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成果,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推動“三線一單”試點成果落地見效,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實施臭氧污染、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等專項整治行動,強化工業污染源、城市揚塵、重點區域站點管控;(柳江生態環境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持續完善秸稈收儲利用體系建設,優化環境空氣質量。(區農業農村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開展重點區域土壤環境風險排查,嚴格管控和治理受污染建設用地。加強農村生態環境整治,加快推進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全面推進水污染防治。開展第三批綠色礦山創建工作。(柳江生態環境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強化森林資源管理保護,完成年度森林督查、林長制林草資源網格化管理“四個一”基礎工程試點等工作。加快推進國家儲備林PPP項目落地實施。(區自然資源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推動分布式光伏項目落地,推動廢舊鋰電池資源化綜合利用和報廢汽車拆解再生利用項目開工建設。(區發展改革局、區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深入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力爭新增示范社區4個、小區27個,在9個行政村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區城管執法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七)凝心聚力解民憂紓民困,乘勢而上促進民生事業發展
16.?用心用情保障基本民生。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加強公益性崗位統籌開發。(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健全退役軍人事務組織管理和工作運行體系,重點提升退役軍人信息化管理水平。(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統籌推進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健全和完善托底性社會救助體系,深入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穩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救助水平。(區民政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區婦聯、區殘聯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完善被征地農民信息收集工作機制,保障被征地農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征補中心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進一步推進醫保服務事項下沉至鎮、村(社區),加強基層醫保經辦服務能力建設,鞏固提升“區、鎮、村(社區)”三級醫保經辦服務網絡。開展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治理工作。(區醫保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持續推進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區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17.?盡心竭力促進教育發展。加大教育投入,積極謀劃一批PPP教育基礎設施項目。完善學校信息化基礎設施及實驗室建設,不斷擴大辦學規模、改善學校辦學條件。重點推進穿山中學實驗綜合樓、進德中學擴建項目,拉堡小學教育集團航嶺校區力爭在秋季學期投入使用,增加公辦義務教育學位2100個以上。探索初中集團化辦學,謀劃構建一所集小學初中于一體的一貫制學校,促進優質教育均衡發展。啟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工作。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監管,持續推進“雙減”工作。壓實“雙線四包”責任,抓好控輟保學工作。狠抓師德師風建設;實施中小學骨干教師培養工程;通過引進師資、績效改革等方式,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區教育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18.?同心協力推動文衛事業進步。圍繞“保健康、防重癥”工作目標,全力做好新階段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平穩有序實施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推進重大疾病防治和應急能力建設,計劃投入800萬元建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全面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警和處置能力。啟動中醫醫院整體搬遷項目(二期)建設,推動疾控中心業務用房、(區衛生健康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健康養老綜合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區民政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深化醫聯體、醫共體建設,進一步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大醫療衛生人才引進培養,持續推進“鄉聘村用”,切實穩定隊伍,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水平。完善老年人和嬰幼兒健康服務工作,有序落實三孩政策及配套措施。(區衛生健康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創新鄉鎮養老機構運營管理方式,探索“公建民營+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新模式。(區民政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提高公共文化設施服務水平。(區文體廣電旅游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啟動《柳江區志(2006—2025年)》編纂工作。(區地志辦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創新開展各類文化活動,抓好文藝普及與開發工作,實現“三館一宮”投入使用,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區文體廣電旅游局、區總工會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堅持提升公共體育服務水平,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舉辦柳江第六屆運動會等一批精彩賽事。(區文體廣電旅游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19.?齊心協力建設“平安柳江”。充分發揮“雪亮工程”作用,推進“百姓小天網”建設,全面提升鄉村技防水平。(區委政法委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加強鄉村治安巡邏防范,強化對吸毒人員等特殊人群的管控,推動鄉村平安建設。保持嚴打涉毒違法犯罪高壓態勢,進一步鞏固拓展禁毒成果。(區委政法委(區禁毒辦)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區委政法委(區掃黑辦)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重拳打擊盜竊、電信網絡詐騙等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全力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加快推進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區委政法委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綜治中心調度指揮功能,確保“三二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全面高效運行。(區委政法委(區綜治中心)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著力推進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試點建設。(區市場監管局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加快推進基層消防力量建設。(區消防救援大隊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持續加大生態環保、安全生產、消防安全、“兩違”治理、食品藥品等領域違法行為打擊力度。(柳江生態環境局、區應急管理局、區消防救援大隊、區城管執法局、區自然資源局、區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別牽頭,12月底前完成當年任務)
二、強化責任擔當,狠抓任務落實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落實好《政府工作報告》所明確的重點工作事關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事關政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各級各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積極擔當作為,強力攻堅克難,精益求精抓好每一個環節,動真碰硬破解每一道難題,確保各項重點工作不折不扣、全力以赴落實落細。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
全區各有關單位要落實“一把手”負責制,主要領導要率先垂范、擔當盡責,親自研究制定細化實施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做到一般任務具體化、具體任務指標化、指標任務序時化。要對照分工逐項建立工作臺賬,層層分解落實,實行清單管理,確保各項任務有措施、可量化、能落實,研究制定《2023年柳江區〈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分工細化方案》。
(二)加強分工協作,形成工作合力
牽頭單位和配合單位要牢固樹立大局觀,圍繞高效率高質量完成目標任務,加強協同配合,不斷增強合力,確保各項工作高質量推進、高標準完成。牽頭單位要突出主抓主管作用,履行好任務細化、組織實施、協調推進、督促落實、匯總情況的職責;配合單位要按照工作分工,主動履職,積極配合,定期向牽頭單位反饋落實情況,合力完成目標任務。落實分工任務過程中需要增加配合單位的,由牽頭單位商有關單位確定。沒有承擔區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任務的單位,也要按照各自職能開展好各項日常工作。建立問題快速協調處理機制,對于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問題,牽頭單位要及時組織有關單位協調解決,不得推延塞責;對經協調無法解決的要及時向分管區領導報告。要創新抓落實的方式方法,及時總結好的亮點和做法,為推動工作落實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三)加強督促檢查,嚴格績效考評
各有關單位要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做好日常跟蹤,確保工作落實,于2023年6月20日前和2023年12月20日前,分別將上半年及全年工作完成情況以專題報告形式報送區政府(徑送區委區政府督查績效辦)。區委區政府督查績效辦建立督查工作臺賬,對各項重點工作實施全過程跟蹤督查,定期對賬督查,對推進不力、進展遲緩、成效不明顯的開展重點督查,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堅決追責問責。區委區政府督查績效辦要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扎實做好績效考評,確保2023年柳江區《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地見效。
?
??????????????????????????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政府
????????????????????????????2023年4月13日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