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江區砂石資源開發專項規劃(2016-2020年)》政策解讀
一、編制背景
為規范柳江區砂石資源的開發和管理工作,加快砂石資源開發轉型升級,促進資源開發、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同步推進、協調發展,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辦公室關于開展市縣級采石場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桂國土資辦〔2017〕13號)要求,編制《柳江區砂石資源開發專項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
二、規劃編制主要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實施辦法》等部門規章,《柳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柳江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柳州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柳江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柳州市砂石資源開發專項規劃(2016-2020年》等相關規劃。
三、規劃的范圍、對象、定位及規劃期
規劃范圍為柳州市柳江區行政區,《規劃》對象是柳江區行政轄區內的砂石資源,主要是石灰巖、建筑用白云巖等。
《規劃》是柳江區加強和改善砂石資源開發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審批和監督管理砂石資源開發的重要依據。在柳江區境內開展砂石資源開發利用活動,應當符合《規劃》,涉及砂石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相關行業規劃,應當與《規劃》做好銜接。
規劃基期2015年,規劃期2016至2020年,展望至2025年。四、規劃主要目的
全面細化落實自治區和柳州市砂石資源開發專項規劃在柳江區的規劃目標、布局與分區、重大工程部署安排及相關管理措施;重點統籌部署柳江區內砂石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劃定允許開采區和砂石資源礦產開采區塊,優化開發利用結構;明確柳江區砂石資源開發監督管理措施和規劃實施管理措施。
五、規劃主要內容
規劃內容主要包括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規劃目標等。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按照自治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營造“三大生態”實現“兩個建成”的有關要求,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堅持“邊開采,邊保護”的原則,統一布局、合理開發利用砂石資源,提高資源開發利用質量和效益,提升集約節約程度,加快發展綠色采石場,促進柳江區砂石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生態優先,開發與保護協調統一;二是堅持科學發展,促進資源開發轉型升級;三是堅持改革創新,優化砂石資源配置;四是堅持政府主導,加強多部門聯合監管。
(三)規劃目標
砂石開發規模化、集約化程度大大提高。有序關閉不在規劃集中開采區內的已有采礦權,集中開采區內的采礦權通過整合重新出讓達到規模化、集約化水平。到2020年全縣砂石資源采礦權總數控制在8個以內,規劃集中開采區建筑石料用灰巖最低生產規模達100萬噸/年,大中型采石場比例達到100%,礦山“三率”水平達標率達90%以上。石料資源產品類型不斷豐富,綜合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大幅上升。
2、基地化、規范化格局基本形成。嚴格按照劃定的集中開采區范圍開發砂石資源,大力建設4個砂石資源開采片區。在片區內合理配套建設開采區、加工區和生活辦公區。嚴格按照階梯式開采規范,礦山面貌顯著改觀,開采區、加工區、運礦通道環境干凈整潔、井然有序,礦產資源管理更趨合理。
3、加快礦山轉型升級。不斷引導企業采用先進的技術、先進的裝備和科學的生產方式,擴大產能,嚴格按照自上而下的階梯式規范開采,進行精細化生產,引導有條件的采石場進行飾面石材的開發利用;加速提升砂石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促進礦產開發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加快轉變。
4、大力建設綠色和諧礦山。加大關閉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生產礦山要加大環保投入,做到“邊開采、邊治理、邊復綠”,做到開采區、加工區、運礦通道環境干凈整潔、井然有序,礦山面貌顯著改觀,逐步達到綠色和諧礦山的建設要求,大中型礦山基本建成綠色和諧礦山,到2020年綠色礦業格局基本形成。
5、礦區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成效明顯。分批分期有序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生產礦山要做到“邊開采、邊治理、邊復綠”,逐步達到綠色和諧礦山的建設要求。
六、規劃實施管理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二是健全完善規劃實施評估調整機制;三是加強規劃實施情況監督檢查。
《柳江區砂石資源開發專項規劃(2016-2020年)》政策解讀
一、編制背景
為規范柳江區砂石資源的開發和管理工作,加快砂石資源開發轉型升級,促進資源開發、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同步推進、協調發展,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辦公室關于開展市縣級采石場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桂國土資辦〔2017〕13號)要求,編制《柳江區砂石資源開發專項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
二、規劃編制主要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實施辦法》等部門規章,《柳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柳江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柳州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柳江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柳州市砂石資源開發專項規劃(2016-2020年》等相關規劃。
三、規劃的范圍、對象、定位及規劃期
規劃范圍為柳州市柳江區行政區,《規劃》對象是柳江區行政轄區內的砂石資源,主要是石灰巖、建筑用白云巖等。
《規劃》是柳江區加強和改善砂石資源開發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審批和監督管理砂石資源開發的重要依據。在柳江區境內開展砂石資源開發利用活動,應當符合《規劃》,涉及砂石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相關行業規劃,應當與《規劃》做好銜接。
規劃基期2015年,規劃期2016至2020年,展望至2025年。四、規劃主要目的
全面細化落實自治區和柳州市砂石資源開發專項規劃在柳江區的規劃目標、布局與分區、重大工程部署安排及相關管理措施;重點統籌部署柳江區內砂石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劃定允許開采區和砂石資源礦產開采區塊,優化開發利用結構;明確柳江區砂石資源開發監督管理措施和規劃實施管理措施。
五、規劃主要內容
規劃內容主要包括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規劃目標等。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按照自治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營造“三大生態”實現“兩個建成”的有關要求,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堅持“邊開采,邊保護”的原則,統一布局、合理開發利用砂石資源,提高資源開發利用質量和效益,提升集約節約程度,加快發展綠色采石場,促進柳江區砂石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生態優先,開發與保護協調統一;二是堅持科學發展,促進資源開發轉型升級;三是堅持改革創新,優化砂石資源配置;四是堅持政府主導,加強多部門聯合監管。
(三)規劃目標
砂石開發規模化、集約化程度大大提高。有序關閉不在規劃集中開采區內的已有采礦權,集中開采區內的采礦權通過整合重新出讓達到規模化、集約化水平。到2020年全縣砂石資源采礦權總數控制在8個以內,規劃集中開采區建筑石料用灰巖最低生產規模達100萬噸/年,大中型采石場比例達到100%,礦山“三率”水平達標率達90%以上。石料資源產品類型不斷豐富,綜合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大幅上升。
2、基地化、規范化格局基本形成。嚴格按照劃定的集中開采區范圍開發砂石資源,大力建設4個砂石資源開采片區。在片區內合理配套建設開采區、加工區和生活辦公區。嚴格按照階梯式開采規范,礦山面貌顯著改觀,開采區、加工區、運礦通道環境干凈整潔、井然有序,礦產資源管理更趨合理。
3、加快礦山轉型升級。不斷引導企業采用先進的技術、先進的裝備和科學的生產方式,擴大產能,嚴格按照自上而下的階梯式規范開采,進行精細化生產,引導有條件的采石場進行飾面石材的開發利用;加速提升砂石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促進礦產開發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加快轉變。
4、大力建設綠色和諧礦山。加大關閉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生產礦山要加大環保投入,做到“邊開采、邊治理、邊復綠”,做到開采區、加工區、運礦通道環境干凈整潔、井然有序,礦山面貌顯著改觀,逐步達到綠色和諧礦山的建設要求,大中型礦山基本建成綠色和諧礦山,到2020年綠色礦業格局基本形成。
5、礦區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成效明顯。分批分期有序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生產礦山要做到“邊開采、邊治理、邊復綠”,逐步達到綠色和諧礦山的建設要求。
六、規劃實施管理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二是健全完善規劃實施評估調整機制;三是加強規劃實施情況監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