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暑期以來,進德鎮積極組織開展涉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危害宣傳教育“六進”活動,切實提升青少年對成癮性物質危害的認知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
進學校:織密校園防護網
暑期前夕,禁毒社工和志愿者們利用各中小學畢業典禮,進校園講解新型毒品依托咪酯“上頭電子煙”與普通藥品的區別,展示仿真模型,發放禁毒宣傳手冊,讓學生直觀了解成癮性物質對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危害。同時,組織“禁毒知識講座”“主題班會”等,將禁毒知識融入趣味體驗,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傳播,爭當校園禁毒“宣傳員”。
進社區:打造社區小課堂
聯合進德派出所、司法所到社區開展禁毒知識宣傳,通過真實案例講解“毒郵票”“跳跳糖”等新型偽裝成癮性物質識別方法,教授青少年拒絕陌生人提供的食品、飲料。同時利用公告欄、微信群推送禁毒知識,擴大宣傳教育覆蓋面。
進農村:打通最后一公里
針對農村地區青少年暑期監管相對薄弱問題,組織禁毒工作隊深入村屯,依托文化室、鄉村舞臺等場所,開展禁毒電影下鄉、禁毒醒獅匯演等宣傳活動。村干部、駐村工作隊聯動,向家長和青少年普及依托咪酯危害常識,確保禁毒知識走進田間地頭。
進企業:強化監管責任鏈
對藥店從業人員進行麻精藥品管理培訓宣傳,強調憑處方銷售、實名登記等制度;要求各企業單位經營者履行提醒義務,發現可疑情況及時報告,從源頭減少青少年接觸成癮性物質的風險。
進家庭:筑牢第一道防線
禁毒工作隊開展“敲門行動”,引導家長關注青少年暑期行蹤,普及成癮性物質的早期識別信號,形成“家長引導、孩子自律”的家庭禁毒氛圍。
進場所:延伸宣傳覆蓋面
聯合派出所對重點村屯制販毒窩點及廢舊場所、房屋等,持續開展流動宣傳、巡查和排查。在人流量較大的區域擺放宣傳展板,并利用電子屏滾動播放禁毒標語,讓禁毒知識融入青少年的日常活動場景,實現“抬頭可見、駐足可學”。
通過形式多樣的“六進”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全民禁毒意識。接下來,進德鎮將持續鞏固宣傳成果,建立常態化禁毒教育機制,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安全無毒的社會環境。
自暑期以來,進德鎮積極組織開展涉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危害宣傳教育“六進”活動,切實提升青少年對成癮性物質危害的認知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
進學校:織密校園防護網
暑期前夕,禁毒社工和志愿者們利用各中小學畢業典禮,進校園講解新型毒品依托咪酯“上頭電子煙”與普通藥品的區別,展示仿真模型,發放禁毒宣傳手冊,讓學生直觀了解成癮性物質對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危害。同時,組織“禁毒知識講座”“主題班會”等,將禁毒知識融入趣味體驗,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傳播,爭當校園禁毒“宣傳員”。
進社區:打造社區小課堂
聯合進德派出所、司法所到社區開展禁毒知識宣傳,通過真實案例講解“毒郵票”“跳跳糖”等新型偽裝成癮性物質識別方法,教授青少年拒絕陌生人提供的食品、飲料。同時利用公告欄、微信群推送禁毒知識,擴大宣傳教育覆蓋面。
進農村:打通最后一公里
針對農村地區青少年暑期監管相對薄弱問題,組織禁毒工作隊深入村屯,依托文化室、鄉村舞臺等場所,開展禁毒電影下鄉、禁毒醒獅匯演等宣傳活動。村干部、駐村工作隊聯動,向家長和青少年普及依托咪酯危害常識,確保禁毒知識走進田間地頭。
進企業:強化監管責任鏈
對藥店從業人員進行麻精藥品管理培訓宣傳,強調憑處方銷售、實名登記等制度;要求各企業單位經營者履行提醒義務,發現可疑情況及時報告,從源頭減少青少年接觸成癮性物質的風險。
進家庭:筑牢第一道防線
禁毒工作隊開展“敲門行動”,引導家長關注青少年暑期行蹤,普及成癮性物質的早期識別信號,形成“家長引導、孩子自律”的家庭禁毒氛圍。
進場所:延伸宣傳覆蓋面
聯合派出所對重點村屯制販毒窩點及廢舊場所、房屋等,持續開展流動宣傳、巡查和排查。在人流量較大的區域擺放宣傳展板,并利用電子屏滾動播放禁毒標語,讓禁毒知識融入青少年的日常活動場景,實現“抬頭可見、駐足可學”。
通過形式多樣的“六進”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全民禁毒意識。接下來,進德鎮將持續鞏固宣傳成果,建立常態化禁毒教育機制,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安全無毒的社會環境。